【赤壁赋的原文是什么】《赤壁赋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,分为《前赤壁赋》和《后赤壁赋》两篇。这两篇作品以作者在赤壁江边的所见所感为背景,借景抒情,表达了对人生、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。以下是对《赤壁赋》原文的总结与展示。
一、文章
《赤壁赋》以“赋”这一文体写成,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和哲理性。文中通过描绘江月、风浪、山川等自然景象,引出对人生短暂、世事无常的感慨,同时又表现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。苏轼在文中借古喻今,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,表达对现实的反思与超脱。
《前赤壁赋》主要描写秋夜泛舟赤壁的情景,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;《后赤壁赋》则更侧重于冬夜登高望远,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与宇宙关系的思考。
二、《赤壁赋》原文一览(节选)
部分 | 内容 |
前赤壁赋(节选) | 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,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。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举酒属客,诵明月之诗,歌窈窕之章。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白露横江,水光接天。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,而不知其所止;飘飘乎如遗世独立,羽化而登仙。 |
后赤壁赋(节选) | 是岁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将归于临皋。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。霜露既降,木叶尽落。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,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。已而叹曰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,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!” |
全文主旨 | 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,抒发了对人生短暂、宇宙永恒的感悟,体现了作者豁达洒脱、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。 |
三、总结
《赤壁赋》是苏轼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,不仅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而且思想深刻。它不仅是文学作品,更是哲学思考的结晶。无论是《前赤壁赋》还是《后赤壁赋》,都展现了作者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风貌。
若想深入了解《赤壁赋》的全文内容,建议查阅《东坡七集》或相关古籍文献,以便全面领略其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