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金戈铁马出自】“金戈铁马”是一个成语,常用来形容战争的激烈场面或英勇无畏的精神。它源自中国古代文学作品,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
一、
“金戈铁马”最早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。该词以豪迈激昂的笔调描绘了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战争场景,其中“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”一句,生动展现了战争的壮阔与英雄的气势。
这一成语不仅在文学中被广泛使用,也常用于现代语境中,象征着勇猛、力量和进取精神。其出处明确,意义深远,是中华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表达之一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金戈铁马 |
出处 | 南宋·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 |
原文句子 | “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” |
作者 | 辛弃疾 |
朝代 | 南宋 |
释义 | 形容战争激烈、将士英勇;也可比喻气势恢宏、锐不可当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形容气势磅礴、英勇无畏的情景 |
文化意义 | 展现古代战争文化与英雄情怀,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|
三、结语
“金戈铁马”虽为成语,但其背后承载的是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。从辛弃疾的词作中走来,它不仅成为文学经典,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。无论是诗词还是现实,这一成语都提醒我们:面对挑战,要有不屈不挠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