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声声慢李清照原文】《声声慢》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,写于她晚年生活困顿、国破家亡之后。全词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被誉为宋词中“婉约派”的巅峰之作。以下是对该作品的总结与分析。
一、原文内容
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
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
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?
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。
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?
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?
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
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!
二、
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孤寂、冷清中的内心世界。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,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、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全词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语言节奏感强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。
三、关键意象与情感分析(表格)
意象/句子 | 含义与作用 | 情感表达 |
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 | 连用叠字,营造出孤独、空虚的氛围 | 孤独、失落、悲凉 |
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 | 描述天气变化,暗示心情的不稳定 | 心绪不宁、难以安眠 |
三杯两盏淡酒,怎敌他、晚来风急 | 借酒消愁,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忧愁 | 愁苦难解、无力排遣 |
雁过也,正伤心,却是旧时相识 | 大雁南飞,勾起回忆,引发思念 | 怀念故人、物是人非 |
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 | 黄花凋零,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衰败 | 悲叹年华老去、孤独无依 |
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 | 独自守夜,时间漫长而痛苦 | 孤独难耐、心绪沉重 |
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 | 细雨打梧桐,渲染出凄凉氛围 | 情感达到高潮,哀愁难尽 |
这次第,怎一个愁字了得 | 总结全文,表达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愁绪 | 愁绪万千、难以言表 |
四、创作背景简述
李清照生活在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,经历战乱、家破人亡,晚年流落江南,生活困苦。《声声慢》正是她在这种背景下所作,反映了她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和对现实境遇的深切哀伤。
五、艺术特色
- 叠字运用:如“寻寻觅觅”“冷冷清清”等,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情感张力。
- 情景交融: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,营造出浓厚的抒情氛围。
- 语言简练:全词仅80余字,却情感丰富,意境深远。
- 情感真挚:词人以个人遭遇反映时代变迁,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意义。
六、结语
《声声慢》不仅是李清照词作中的经典,更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抒情佳作。它以极简的语言传达出深沉的情感,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刻的人生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