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月是故乡明的上一句】“月是故乡明”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,出自明代文学家、思想家顾炎武的《又酬傅处士次韵》。这句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情感寄托。然而,很多人只知道“月是故乡明”,却不清楚它的上一句是什么。
一、
“月是故乡明”的完整诗句为:
> 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”
这两句诗出自顾炎武的《又酬傅处士次韵》,全诗如下:
> “愁里难为酒,孤舟客梦中。
> 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
> 万里乡关路,三秋节序风。
> 何时到故里,归计不须同。”
其中,“露从今夜白”是“月是故乡明”的上一句,两句连用,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看到月亮时,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家乡的情景。
二、相关诗句对比表
原文诗句 | 出处 | 作者 | 意境解析 |
“露从今夜白” | 《又酬傅处士次韵》 | 顾炎武 | 描述秋夜寒露渐生,暗示时节已至中秋,为下句思乡之情做铺垫 |
“月是故乡明” | 同上 | 顾炎武 | 表达诗人虽身处异地,仍心系故乡,月亮也因此显得格外明亮 |
“万里乡关路” | 同上 | 顾炎武 | 表示归乡之路遥远,表达思乡之切 |
“三秋节序风” | 同上 | 顾炎武 | 指秋天的节气变化,进一步渲染孤独与思乡情绪 |
三、结语
“月是故乡明”不仅是诗句,更是一种文化情感的象征。它承载着无数游子对家乡的眷恋与牵挂。了解其上一句“露从今夜白”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整首诗的情感脉络与艺术魅力。在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抬头望月时,或许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故乡的温暖与思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