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跃然纸的意思】“跃然纸上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文章、绘画等作品中所描绘的形象非常生动、逼真,仿佛从纸上跳出来一样。这个成语不仅用来形容文字描写得栩栩如生,也可以用于描述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十分传神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跃然纸上”多用于文学评论、艺术欣赏或写作评价中,强调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。它体现了语言和艺术的高超表现力,让读者或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与画面。
成语“跃然纸上”详解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跃然纸上 |
拼音 | yuè rán zhǐ shàng |
释义 | 形容描写或刻画非常生动,仿佛从纸上跳出来一样。 |
出处 | 出自清代学者赵翼《瓯北诗话·李商隐》:“‘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’,此二句,虽为情语,而意象跃然纸上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文学、绘画等作品的表现力强,形象生动。 |
近义词 | 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、呼之欲出 |
反义词 | 呆板无趣、平淡无味、索然无味 |
示例 | 他的描写细腻入微,人物形象跃然纸上,让人印象深刻。 |
总结
“跃然纸上”这一成语,强调的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,尤其是对形象、情感的生动描绘。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创作,只要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画面感和情感共鸣,就可以用“跃然纸上”来形容。它不仅是对创作者技艺的认可,也是对作品质量的高度评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