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荡然无存成语的意思】“荡然无存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某种事物或状态完全消失、彻底不存在了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原本存在但后来被破坏、毁灭或遗忘的事物,强调其“毫无剩余”的状态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使用场景 |
荡然无存 | dàng rán wú cún |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,没有一点留存 | 多用于描述事物、记忆、情感等的彻底消失 |
二、成语来源
“荡然无存”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若夫世之衰也,道术灭矣,礼乐崩矣,忠信废矣,而人情荡然无存。”原意是指道德和礼仪的丧失,后来引申为一切事物的彻底消失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一扫而空、化为乌有、烟消云散 |
反义词 | 原封不动、完好无损、依然存在 |
四、使用示例
1. 那座古老的寺庙在战火中荡然无存,只留下一些残垣断壁。
2. 他曾经的梦想,在现实面前早已荡然无存。
3. 随着时间的流逝,那些童年回忆也渐渐荡然无存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“荡然无存”常用于书面语,语气较为正式。
- 不宜用于描述短暂、暂时的现象,如“一时情绪低落”,应避免误用。
- 适用于描述不可逆的损失或变化,如文物毁坏、记忆消失等。
六、总结
“荡然无存”是一个形象生动、表达力强的成语,适用于多种语境,尤其适合描写事物或情感的彻底消失。掌握其含义及用法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