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诲人不倦成语的意思】“诲人不倦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出自《论语·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意思是教导别人从不感到疲倦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教师或长辈在教育他人时耐心、持续、不厌其烦的态度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含义 |
诲 | 教导、教诲 |
人 | 他人、学生 |
不倦 | 不感到疲倦 |
整体意思:教导别人不知疲倦,形容人非常有耐心和责任心。
二、出处与背景
- 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
- 背景:孔子在自述自己的学习和教学态度时,提到自己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,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生的关怀。
三、用法与示例
使用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褒义评价老师 | 张老师对学生总是诲人不倦,深受大家尊敬。 |
形容耐心的人 | 他面对困难从不放弃,真是诲人不倦的典范。 |
描述教育者精神 | 这位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,诲人不倦地传授知识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词语 |
近义词 | 耐心教导、循循善诱、诲尔谆谆 |
反义词 | 厌学厌教、敷衍了事、急躁粗暴 |
五、总结
“诲人不倦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精神品质。它体现了教育者无私奉献、持之以恒的敬业态度,也鼓励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耐心与毅力。无论是在教学、工作还是生活中,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诲人不倦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,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