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指什么】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《黄鹤楼》,原诗为:“昔人已乘黄鹤去,此地空余黄鹤楼。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晴川历历汉阳树,芳草萋萋鹦鹉洲。日暮乡关何处是?烟波江上使人愁。”
但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实际上出自另一首诗——唐代诗人孟浩然的《送孟浩然之广陵》中的名句: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”
这句诗描绘的是春天时节,扬州城外繁花似锦、烟雾缭绕的景象,充满了诗意与美感。然而,“烟花”在诗句中究竟指的是什么?很多人对此存在误解。
一、
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中的“烟花”并非现代意义上的“烟花(爆竹)”,而是古代文人对春日景象的一种诗意表达。它主要指的是:
1. 春日的花景:如桃花、杏花等盛开时的美景。
2. 水面上的雾气:如江河湖泊上的轻烟和薄雾。
3. 繁华热闹的景象:有时也象征着扬州的繁荣与美丽。
因此,“烟花”在这里是一种文学意象,用以渲染春日扬州的迷人风光。
二、表格解析
词语 | 含义 | 文学解释 | 常见误解 |
烟花 | 春天的花景、水雾、繁华景象 | 指代春日扬州的美丽景色 | 认为是指“烟花(爆竹)” |
三月 | 春季的第三个月,即农历三月 | 表示春暖花开的季节 | 误以为是数字“三”或特定节日 |
下扬州 | 前往扬州 | 表达友人离别、前往目的地 | 误以为是“下”字有贬义 |
三、结语
“烟花三月下扬州”是一句极具画面感的诗句,表达了诗人对扬州春日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送别。理解“烟花”的真正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体会古诗词中的意境与情感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也应多从文学角度欣赏这些经典诗句,感受古人笔下的风雅与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