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代诗人于谦简介】于谦(1398年-1457年),字廷益,号节庵,浙江杭州人,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文学家。他以忠诚正直、清廉自律著称,尤其在“土木堡之变”后,力挽狂澜,保卫北京,被誉为“再造明室”的功臣。同时,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,其诗风刚劲有力,情感真挚,常以爱国情怀和高洁情操为主题。
于谦一生经历坎坷,但始终坚守信念,不为权贵所动。他的诗歌作品虽不多,但每篇都极具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,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。
于谦生平简要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 
| 姓名 | 于谦 | 
| 字 | 廷益 | 
| 号 | 节庵 | 
| 出生年份 | 1398年 | 
| 去世年份 | 1457年 | 
| 籍贯 | 浙江杭州 | 
| 身份 | 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 | 
| 主要成就 | 抗击瓦剌、保卫北京、清廉自律 | 
| 代表作品 | 《石灰吟》《咏煤炭》等 | 
| 评价 | 忠贞不屈、清正廉洁、爱国爱民 | 
于谦的文学成就
于谦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依托,抒发个人志向与家国情怀。他的诗作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尤以《石灰吟》最为著名:
> 《石灰吟》
> 千锤万凿出深山,
> 烈火焚烧若等闲。
> 粉骨碎身浑不怕,
> 要留清白在人间。
这首诗借石灰自喻,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险、坚守清白的高尚情操,也体现了他一生的信念与追求。
此外,《咏煤炭》一诗也展现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:
> 《咏煤炭》
> 野炭烧成铁,
> 深山炼出金。
> 煤火千炉烈,
> 心同百炼深。
通过煤炭的冶炼过程,表达自己对国家社稷的忠诚与奉献精神。
总结
于谦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更是一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诗人。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,以实际行动捍卫了国家尊严;在文学上,他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,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。他的诗作虽不多,却影响深远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