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期期艾艾是什么意思】“期期艾艾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人说话结巴、不流利的样子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,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说话时因紧张、口吃或语言表达能力差而断断续续、重复词语的现象。
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,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表格分析: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期期艾艾 |
拼音 | qī qī ài ài |
含义 | 形容人说话结巴、不流利,重复词语,语无伦次。 |
出处 | 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:“(周昌)为中郎将,从高帝击项籍,还至荥阳,为汉王请曰:‘臣愿得言于陛下。’帝曰:‘吾知之矣。’昌曰:‘臣愿得言于陛下。’帝曰:‘吾知之矣。’昌又曰:‘臣愿得言于陛下。’帝怒曰:‘汝欲何言?’昌曰:‘臣愿得言于陛下。’帝曰:‘吾知之矣。’……于是昌不得言。”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人物说话结巴、不顺畅的情形,带有调侃或讽刺意味。 |
二、成语来源
“期期艾艾”最早出自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,讲的是西汉时期的御史大夫周昌,他性格刚直,但说话非常结巴。每当他想向皇帝进言时,总是反复说“期期”、“艾艾”,无法顺畅表达自己的意思。后来,人们便用“期期艾艾”来形容这种结巴的说话方式。
三、成语使用示例
示例句子 | 说明 |
他一紧张就期期艾艾地说不出话来。 | 描述一个人因紧张而说话不流畅。 |
老师问问题时,小明期期艾艾地回答。 | 表达学生说话不自信、结巴的情况。 |
这个演员在台上期期艾艾,让观众觉得滑稽。 | 带有幽默或讽刺意味的描述。 |
四、成语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结结巴巴、吞吞吐吐、支支吾吾 |
反义词 | 娓娓动听、口齿伶俐、能言善辩 |
五、总结
“期期艾艾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常用于描绘人在说话时结巴、不流畅的状态。它不仅具有历史渊源,也广泛应用于现代口语和书面语中,尤其在文学作品或日常对话中,用来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趣味性。
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期期艾艾”的含义、出处及使用方式,帮助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