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黄钟大吕的意思是什么】“黄钟大吕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音乐或言辞的庄重、典雅。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,也常被用来比喻正统、高雅的事物。下面将从含义、出处、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成语含义
“黄钟”和“大吕”原本是古代音律中的两个重要音阶,分别代表十二律中的首律与次律。黄钟为宫音之首,大吕为商音之首,两者音调庄重、宏大,象征着正统、规范的音乐体系。
后来,“黄钟大吕”被引申为:
- 形容音乐或言辞的庄严、典雅;
- 比喻正统、高雅、有分量的事物;
- 常用于文章、演讲、艺术等领域,强调其正式性和权威性。
二、出处与来源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于是乎有鸣球、琳琅,……黄钟、大吕。”
后世文人多引用此词,如《史记·乐书》中也有相关记载。
三、使用场景
场景 | 示例 |
文学作品 | 他这篇论文语言庄重,堪称黄钟大吕之作。 |
艺术评论 | 这场音乐会的开场曲目就是一首黄钟大吕的古典乐章。 |
政治演讲 | 领导人的讲话内容严肃,充满黄钟大吕之风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型 | 成语 |
近义词 | 庄严肃穆、正大光明、典雅庄重 |
反义词 | 轻浮浅薄、哗众取宠、俚俗粗鄙 |
五、总结
“黄钟大吕”不仅是一个音乐术语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,代表着正统、高雅与庄重。在现代汉语中,它常被用来形容具有权威性、正式感的表达或作品。理解这一成语的深层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好地运用它。
成语 | 黄钟大吕 |
含义 | 形容音乐或言辞的庄严、典雅;比喻正统、高雅的事物 |
出处 | 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 |
用法 | 多用于文学、艺术、政治等领域,强调正式与权威 |
近义词 | 庄严肃穆、典雅庄重 |
反义词 | 轻浮浅薄、俚俗粗鄙 |